眼瞅着欧洲各国又是砸钱又是喊口号,铆足了劲儿想扩充军队,但结果呢?
招兵难,难于上青天。
这场景,像不像你减肥时立下的flag,口号喊得震天响,坚持三天就偃旗息鼓?
这事儿挺魔幻的。
那边厢,欧盟大手一挥,8000亿欧元,听着都让人心跳加速,誓要武装欧洲;这边厢,士兵流失比招募还快,年轻人参军意愿低迷。
这不科学啊!
难道欧洲的年轻人都不爱国了吗?
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。
英国的情况,扎心了。
一个月流失的士兵比新招募的多300,士气能不低落吗?
德国也好不到哪儿去,士兵平均年龄都34了,想招2万新人,难!
好不容易招来几个,半年不到就跑路。
这就像相亲,好不容易看对眼,结果发现对方是个“闪离族”。
更夸张的是,意大利超过78%的人,一听说要打仗,立马表示拒绝。
德国、西班牙也差不多,一半以上的人不愿参战。
欧洲整体算下来,愿意上战场的,还不到三成。
这数据,搁谁看了都得倒吸一口凉气。
他们为啥不愿当兵?
原因其实也挺现实的。
士兵那点工资,养家糊口都费劲,高级军官待遇倒是好,挤占了底层士兵的晋升空间。
这不就是职场PUA吗?
谁受得了?
部队里的生活条件,更是让人无语。
发霉的宿舍、漏水的淋浴、糟糕的伙食,再加上不自由的军营生活。
现在年轻人,谁还愿意过这种苦日子?
人家宁愿在家躺平刷手机。
当然,更深层的原因,恐怕还是对战争的厌恶。
毕竟,欧洲可是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,战争的残酷,刻在骨子里了。
谁也不想再经历一次了。
还有一些“硬性”门槛,也挡住了不少人。
有些国家废除了义务兵役制,参军年龄限制严格,体检要求也高。
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肥胖率也上去了,美国参军体能测试,就刷掉一大批人。
仅19-29岁这个年龄段,是招兵的主要对象,但欧洲生育率下降,年轻人数量也在减少。
这就像池塘里的鱼越来越少,你再怎么撒网,也捞不到几条。
法国、德国、英国的军队人数,都只有冷战时期的一半。
英国陆军规模,更是降到了拿破仑战争以来最少,才7万多人。
这规模,放在古代,也就是个加强版的“地方保安队”。
所以,欧洲军队扩张难,不是一句简单的“年轻人不爱国”就能概括的。
背后是复杂的社会、经济、历史原因。
当我们习惯性地把原因归结为“年轻人吃不了苦”时,是否忽略了军队本身的吸引力下降?
是否忽略了和平年代,人们对战争的恐惧?
欧洲想要重整军队,光靠砸钱,恐怕还不够。
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提高士兵待遇,改善生活条件,重新唤起人们对军队的认同感。
否则,就算把坦克飞机都造出来,也没人开,那不成了摆设了吗?
下一篇:没有了